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何江.论环境规制中的法院角色:从环境公益诉讼的模式选择说开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1):141-149.
[2]王珂.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相关问题探析[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1,43(1):74-80.
[3]巩固.检察公益“两诉”衔接机制探析:以“检察公益诉讼解释”的完善为切入[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8(5):27-34.
[4]徐以祥.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模式选择:兼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为主模式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8(10):86-94.
[5]张祥伟.环境公益诉讼司法运行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247.
[6]张志灯.环境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模式规则论要[EB/OL].(2020-05-09)[2022-10-04].https://fjfy.f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0/05/id/5197486.shtml.
[7]晋松.困惑与突破:环境司法保护的诉讼模式:基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反思[J].法律适用,2014(2):69-74.
[8]宋京霖.行政公益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J].中国检察官,2017(18):7-9.
[9]乌兰.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基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例第29号指导性案例的分析[J].法律适用,2019(22):68-76.
[10]李平美.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竞合案件处理机制研究[D].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22.
[11]孙洪坤,施丽芝.论环境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律适用与制度构建:以首例环境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为切入点[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8,34(1):48-58.
[12]徐金波.行政公益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检察官,2017(18):10-14.
[13]王杏飞,刘文魁.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行民交叉问题研究:以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参照”适用为中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0(4):86-94.
[14]秦天宝,黄成.类型化视野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之纵深拓展[J].中国应用法学,2020(4):1-17.
[15]江必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条文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391.
[16]石春雷.检察机关提起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诸问题:从“检例第29号”谈起[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9(1):111-121.
[17]陈君,秦传熙.环境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22(2):64-70.
[18]黄学贤.行政公益诉讼回顾与展望:基于“一决定三解释”及试点期间相关案例和《行政诉讼法》修正案的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2):41-53.
[19]王晓京,王昌昌.矿产资源破坏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实务探析:以湖北省黄石市两起非法采矿公益诉讼案为视角[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9(6):68-71.
[20]余彦,马竞遥.环境公益诉讼起诉主体二元序位新论:基于对起诉主体序位主流观点的评判[J].社会科学家,2018(4):112-118.
[21]吴应甲.中国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多元化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7:217.
[22]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行政诉讼一并审理民事争议研究[J].中国应用法学,2019(1):95-104.
[23]万进福.行政公益诉讼规则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2:102.
[24]李敏,曾煜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实证研究与立法完善[EB/OL].(2021-12-20)[2022-09-25].http://szxc.jsjc.gov.cn/jianwu/guifan/202112/t20211220_1323073.shtml.
[25]王昊宇.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3):38-42.
[26]潘牧天,孙彩虹.司法体制改革视域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
[27]陈海嵩.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实证分析与检视:以1663份环境公益诉讼裁判文书为样本[J].湖湘法学评论,2022,2(2):5-15.
[28]秦传熙,丁鑫.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诉前调解机制之制度价值和体系架构[J].人民司法,2020(22):46-51.
[29]唐守东.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的现实考察与发展完善[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0(6):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