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80.
[2]卡拉-姆尔扎.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形成[J].丁凡,译.国外社会科学,1992(2):29-3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
[4]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俞吾金.从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到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14-17.
[6]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修订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6-387.
[7]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宗教改革[M].台湾幼狮文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948.
[8]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11版.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134-135.
[10]戈士国.统治与操控的合理化机制——“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的文本学解读[J].哲学研究,2012(5):93-98.
[11]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孔兆政,蒋龙翔,译.2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00.
[12]常新.被遮蔽了的人的存在——从神学与科学对人的主体“身份”确认谈起[J].学术界,2018(4):132-140.
[1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M].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14]杨伯峻.论语译注[M].3版.北京:中华书局,2009.
[15]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6:344.
[16]王永贵.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J].学海,2017(6):5-11.
[17]董贵成.中国传统观念对近代科学技术的“排异”反应[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5):18-21.
[18]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EB/OL].(2009-05-01)[2018-03-20].http://book.ifeng.com/special/wusiwenrenpu/list/200905/0501_6351_1135146.shtml.
[19]刘英杰.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与技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32.
[20]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9.
[21]杨生平.作为理性对立面的意识形态——乔治·拉伦意识形态观评析[J].江海学刊,2018(1):46-53.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郭咔咔.后马克思主义对葛兰西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与重构[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03):11.[doi:10.3969/j.issn.2095—042X.2014.03.003]
GUO Ka-ka.Post-Marxism's Critiqu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 of Gramsci and Althusser's Ideology[J].Journal of Chang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4,15(05):11.[doi:10.3969/j.issn.2095—042X.2014.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