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艾赅博,百里枫.揭开行政之恶[M].白锐,任剑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王锋.耻感:个体自律的道德心理机制[J].天津社会科学,2010(1):34-37.
[3]张昱,杨彩云.泛污名化:风险社会信任危机的一种表征[J].河北学刊,2013,33(2):117-122.
[4]卿志军.标签化:负面新闻对事件形象污名化的策略[J].当代传播,2014(5):101-103.
[5]王强.伪善的道德形而上学形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72.
[6]盖伊·B. 亚当斯,丹尼·L. 巴尔夫,刘俊生.面对行政之恶:寻找公共服务的伦理基础[J].行政科学论坛,2014,1(1):46-53.
[7]张康之.论行政道德缺失的根源[J].甘肃理论学刊,1997(4):54-56.
[8]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00.
[9]王家峰.从责任伦理到商谈伦理:行政伦理的边界与框架[J].伦理学研究,2014(1):83-89.
[10]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71.
[11]黄子鸿,许云杰,吴水明.责任伦理诉求下以德运权的善治路径探索[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3):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