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12集[M].汤志钧,汤仁泽,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2] 胡适.戴东原的哲学[M].长沙:岳麓书社,2010.
[3]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5] 徐道彬.论戴震对朱熹始终如一的态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6-20.
[6] 胡明辉,董建中.青年戴震:十八世纪中国士人社会的“局外人”与儒学的新动向[J].清史研究,2010,79(3):34-50.
[7] 吴根友.再论皖派与吴派的学术关系:以戴震与惠栋为例[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3):46-61.
[8] 戴震.戴震全书:第6册[M].杨应芹,诸伟奇,主编.修订本.合肥:黄山书社,2010.
[9] 戴震.戴震全书:第1册[M].杨应芹,诸伟奇,主编.修订本.合肥:黄山书社,2010.
[10] 戴震.戴震全书:第2册[M].杨应芹,诸伟奇,主编.修订本.合肥:黄山书社,2010.
[11] 戴震.戴震全书:第3册[M].杨应芹,诸伟奇,主编.修订本.合肥:黄山书社,2010.
[12] 葛兆光.有关戴震研究的学术史[J].理论与史学,2015(1):99-119.
[13] 戴震.戴震全书:第7册[M].杨应芹,诸伟奇,主编.修订本.合肥:黄山书社,2010.
[14]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M].钟哲,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3:12.
[15] 方东树.汉学商兑[M].漆永祥,点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16:129.
[16] 郭康松.论清代考据学的学术宗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55-58.
[17] 肖芬芳,白欲晓.修己与治人:戴震理欲观新解[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5):1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