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周峨春,郭子麟.轻罪前科消灭制度构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6(9):161-171.
[2]卢建平.轻罪时代的犯罪治理方略[J].政治与法律,2022(1):51-66.
[3]何荣功.我国轻罪立法的体系思考[J].中外法学,2018,30(5):1202-1221.
[4]梁云宝.我国应建立与高发型微罪惩处相配套的前科消灭制度[J].政法论坛,2021,39(4):30-43.
[5]彭新林,杨维.试论我国确立前科消灭制度[J].学术交流,2009(7):64-67.
[6]彭新林.改革开放30年刑罚消灭制度研究述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5):148-158.
[7]庞冬梅.俄罗斯前科制度研究[J].刑法论丛,2018(2):355-385.
[8]颜超明,张训.论我国前科消灭制度的现实化[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6):14-21.
[9]付永伟.宽严相济视野下的前科消灭制度[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7(4):110-114.
[10]刘媛媛.我国前科制度的构建[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1):22-24.
[11]庞冬梅,PAPORA N.俄罗斯前科制度的立法实现[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116-119.
[12]王胜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一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2-03-20(2).
[13]周强.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二〇二一年三月八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21-03-16(3).
[14]曹瀚予.地方创制性立法的实践偏向与理念革新[J].山东社会科学,2022(8):178-184.
[15]卢建平.为什么说我国已经进入轻罪时代[J].中国应用法学,2022(3):132-142.
[16]张军.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二〇二二年三月八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22-03-16(2).
[17]储槐植.1997年刑法20年简要回顾[J].东南法学,2017(2):7-9.
[18]卢建平,刘传稿.法治语境下犯罪化的未来趋势[J].政治与法律,2017(4):36-53.
[19]高铭暄,曹波.新中国刑事治理能力现代化之路:致敬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J].法治研究,2019(6):70-84.
[20]房清侠.我国刑法时效制度之立法检视[J].河北法学,2005(7):67-70.
[21]吴姗姗.论被遗忘权法律保护的必然性及其法理依据[J].江苏社会科学,2020(1):145-153.
[22]王义坤,刘金祥.被遗忘权本土化的路径选择与规范重塑:以《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7条为中心[J].财经法学,2022(3):96-109.
[23]王琰,赵婕.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的现实逻辑与本土建构[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1(6):103-111.
[24]齐鹏云.刑事被遗忘权:理论省思、价值挑战与制度构建[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0(5):49-58.
[25]许鹏.从再犯罪人再犯前生存状态看犯罪的特殊预防:对江苏省某监狱1263名再犯罪人的调查[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8,33(1):58-64.
[26]杨剑波.试论前科报告制度的完善[J].人民检察,2004(7):71-74.
[27]邓翠平.我国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防控问题研究[J].江西警察学院报,2021(1):64-72.
[28]柳小惠,张建春,马如栋.刑法中前科消灭制度的法理根基新探:以民法中取得时效制度为视角[J].法治论坛,2013(3):115-123.
[29]彭新林,毛永强.前科消灭的内容与适用范围初探[J].法学杂志,2009,30(9):49-52.
[30]狄小华.人身危险性视野下的中国再犯防治问题检视[J].中国监狱学刊,2020,35(4):5-11.
[31]付凤,李世英.我国涉罪未成年人人身危险性评估要素相关性分析[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0(6):66-75.
[32]吴宏耀,苗生明,魏晓娜,等.大家谈:新时代检察基础理论的重点问题[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29(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