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6-06)[2015-05-16].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1795989.html.
[2] 赵恒平,龙婷,李倩倩.论高层次人才队伍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内在联系[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06-107.
[3] 罗青兰,孙乃纪,于桂兰.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与成长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2(4):84.
[4] 李颖.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实施发展性评价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4):155-157.
[5] 张泓.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的关联机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02-103.
[6] 杨高全,曾玉华.普通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探索[J].湖南社会科学,2014(4):233-234.
[7] 陈婉兰.对当前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6):171.
[8] 美国的高等教育何以如此成功?[EB/OL].(2005-09-16)[2015-05-31].http://news.sina.com.cn/o/2005-09-16/13506962005s.shtml.
[9] 郭庆松,柳恒超,杨国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国内外研究述评及研究趋势展望[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3):85.
[10] 别敦荣.中美大学学术管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53.
[11] Fairweather J.Academic Values and Faculty Rewards[J].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1993(6):43-68.
[12] 朱伟,裴峻峰,胡爱萍.国立台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启示[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06.
[13] 李光红,杨晨.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4):186-187.
[14] 李杨,余嘉元.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对绩效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4(7):115.
[15] 范晓峰.地方院校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构建——以“三因素激励模式”为分析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48-50.
[16] 李大玲,丁善敏.高层次科技人才学术合作网络研究——以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为例[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