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钱 穆.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2] 蔡长林. 常州庄氏学术新论[ D] . 台北: 台湾大学, 2000.
[3] 张舜徽. 清儒学记·自序[ M ] .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1.
[4] 张舜徽. 清儒学记·常州学记第九[ M] .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05.
[5] 章太炎. 检论卷四·清儒章太炎全集第三册[ M] . 上海: 上海
人民出版社, 1984: 475- 476.
[6] 刘师培. 左庵外集卷九·清儒得失论刘申叔遗书[M ] .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 1538.
[7] 梁启超.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影响[ M] .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 29.
[8] 陆宝千. 爱日草堂诸子——常州学派之萌坼[ J] . 中央研究院近
代史研究所集刊, 1987 ( 16) : 78- 80.
[9] 徐立望. 嘉道之际——扬州常州区域文化比较研究[ M] .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49.
[10] 刘筱红. 张舜徽与清代学术史研究[ M] .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01: 28.
[11] 张舜徽. 爱晚庐随笔·学林脞录卷九[ M] . 武汉: 华中师范大
学出版社, 2005: 204.
[12] 张舜徽. 清人文集别录[ M] .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3] 张舜徽. 中华人民通史. 下册[ M] .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8.
[14] 张舜徽. 清儒学记·湖南学记第七[ M] .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05: 222.
[15] 张舜徽. 爱晚庐随笔·学林脞录卷一[ M] . 武汉: 华中师范大
学出版社, 2005.
[16] 张舜徽. 言刃庵学术讲论集[ M] . 长沙: 岳麓出版社, 1992: 880.
[17] 徐 梓. 张舜徽先生史学的总结性特征[ J] . 学术界, 2004
( 4) : 251.
[18] 吴健诚. 张舜徽先生文献学之研究[ D] . 台北: 台湾私立东吴
大学, 2007.
[19] 蔡长林. 论清中叶常州学者对考据学的不同态度及其意义——
以臧庸与李兆洛为讨论中心[ J] . 台湾: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
究集刊, 2003 ( 23) :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