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列 宁. 亚洲的觉醒/ /列宁选集: 第2卷[M] . 北京: 人民出
版社, 1973: 447.
[2]张永斌, 窦重山. 试探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与国情观[J]. 辽宁大
学学报, 1995 ( 6) .
[3] 宋庆龄. 孙中山选集: 上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6.
[4] 孙中山. 孙中山全集: 第1卷[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1.
[5] 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编译组. 辛亥革命资料[M]. 北
京: 中华书局, 1961: 217.
[6]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黄兴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1.
[7] 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近代史资料(总64号) [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24.
[8]孙艺兵.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J]. 唯实,
2009 ( 10): 7.
[9] 孙艺兵, 孙志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历史
经验[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5): 1.
[10]庞 超. 生存型· 发展型· 和谐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
思想的形成、创新与完善[J] . 求实, 2010 ( 1): 47.
[11]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12] 崔桂林. 从民生主义到关注民生[N]. 文汇报, 2008- 01- 21
( 5) .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张新志.辛亥革命时期英国对中国政体态度的转变[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04):1.
ZHANG Xin- zhi.The Transformation of United Kingdom Attitude to Chinese Regime
During the Revolution of 1911[J].Journal of Chang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1,12(03):1.
[2]张 杰,姜华帅.浙江对辛亥革命的前期影响[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04):4.
ZHANG Jie,JIANG Hua- shuai.The Inf luence of the Social Context of Zhej iang Province
o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1911 Revolution[J].Journal of Chang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1,1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