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oa 论社会组织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监督机制的构建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1 目前我国由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一些全国性的大型环保组织提起了一批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有力推动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 同时,我国也有部分小型环保组织在利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牟利。我国的社会组织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缺少针对社会组织诉讼行为的监督机制、社会组织是否利用公益诉讼牟利的判断标准不明确、社会组织利用公益诉讼牟利的法律后果不明确等问题。对此,应当通过构建以检察监督为核心的监督体系、确立检察机关的强制支持起诉制度、明确社会组织是否利用公益诉讼牟利的判断标准、完善对非法牟利社会组织的处罚规则等途径予以应对。 2024年09月28 00:00 2024年05期 1 12 1233652 谌杨,闫钊,叶战备 隐性腐败治理的大数据模式:风险防范与机制构建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2 隐性腐败是腐败的一种变异形式,其具有行为方式隐蔽、暴露可能性低、因果关系认定难等典型特征。传统治理模式难以有效治理隐性腐败,而具有时效性、全程性优势的大数据技术能有效弥补传统治理模式之不足。因此,在隐性腐败治理中引入大数据有其必要性。然而,大数据的运行方式及主导者的趋利本性导致大数据治理模式在数据质量、个人隐私、技术专制方面存在风险。纪检监察机关应尽可能规避大数据治理风险,构建一套系统的数据治理机制,形成稳定的隐性腐败大数据治理模式。 2024年09月28 00:00 2024年05期 13 22 1211468 马少猛,马瑞凤 数字普惠金融是否能改善中国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3 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可能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性质房产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和风险资产配置比例,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门限效应,家庭可支配收入则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即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通过提升家庭收入来改善其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刚需性房产”和“投资性房产”则分别会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产生挤出效应和财富效应; 不仅如此,异质性分析还表明,在农村和受教育程度低的群体中,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改善效应更为明显。通过健全数字金融法律法规以优化“软环境”,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创设“硬环境”,从而全面推进我国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优化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进而实现数字发展红利的全民共享。 2024年09月28 00:00 2024年05期 23 38 1293580 贾德奎,谢金玉 习近平关于旅游发展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与方法遵循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4 习近平关于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科学地回答了为谁发展旅游、发展什么样的旅游、怎样发展旅游等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新时代旅游发展实际,从旅游工作、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旅游经济等主要方面,系统梳理习近平关于旅游发展重要论述; 分析提炼习近平关于旅游发展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与方法遵循,以期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的作用。 2024年09月28 00:00 2024年05期 39 48 1209245 任唤麟 面向共同富裕的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研究述评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5 在梳理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的制度变迁划分为发展构建、调整落实、转型巩固与创新激活等4个时期,总结各地围绕为谁分配、谁来分配、如何分配和监督管理等4个问题开展的实践探索工作。既有研究不仅发现农民的直接获得感不强、股权设置和管理机制仍待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仍待解决,而且从治理机制、股权设置与管理机制、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优化路径。未来研究应深入挖掘收益分配虚化问题存在的制度根源,设计解决收益分配虚化问题的思路和举措,并注重防范农村集体经济异化为“干部经济”。 2024年09月28 00:00 2024年05期 49 59 1227578 余家林,贾琦 高质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实现路径—以重庆市双钢路小区为例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6 重庆市双钢路小区改造的案例研究显示,高质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关键在于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硬件改造与软件提升相结合、质量监督与成本控制相结合、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统筹主体、制度、资源、方法、环境、管理等影响小区改造质量的关键要素,做到多方协同、全程管理、全面改进、多措并举提升改造质量,切实提高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09月28 00:00 2024年05期 60 67 1239697 张贵群,张欣 政府管理视角下绿色发展的空间效应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7 以2004—202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样本,利用熵权法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构建绿色发展和政府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政府效率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并进行稳健性检验; 从资源有效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分析政府效率对绿色发展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绿色发展具有虹吸效应,本地区政府效率对绿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邻近地区政府效率对本地绿色发展具有倒U型空间溢出效应; 产业结构优化与资源配置具有中介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 本地区政府效率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实现,而邻近地区政府效率对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倒U型非线性作用通过绿色消费与绿色环境实现。 2024年09月28 00:00 2024年05期 68 77 1312446 海梅红 隐显之间:戴震对汉宋之学的态度变更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8 近代以来,在戴震研究中形成的一个经典判断是戴震思想有从宗程朱到反宋学的转变,但因为对戴震和考据学派关系的不同判断,学者将戴震思想转变的原因或系于颜李学派,或归于考据学派诸如惠栋的影响。近年来,有学者聚焦戴震独特的学习经历和学术方法,指出戴震早年并不服膺程朱,也没有受到惠栋的深刻影响。但这还没有解答戴震在不同时期对汉宋之学的态度差异问题以及戴震和考据学派的具体关系问题。通过仔细辨析戴震的思想文献,发现他一直都在判别汉宋学术,但因为其思想和学术环境之间具有紧张关系,所以其中存在“隐”“显”之别。戴震不仅早年在徽学环境中隐晦地反对程朱,中年以考据为职业后依然隐晦地指摘惠栋及其门人的治经方法是有缺陷的,认为惠栋“由汉代训诂以通义理”的治经方法,缺乏“由文字以通训诂”的小学方法。而戴震面对汉宋学术存在的“傅会凿空”之“私”“蔽”,力图用新的学术方法和构建新义理的闻道志向来补救汉宋学术之失,从而树立超越汉宋之学的学术典范。 2024年09月28 00:00 2024年05期 78 86 1208979 肖芬芳 “六经本史”:龚自珍的史学折变与经学路向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9 龚自珍以史学为突破口,承章学诚“六经皆史”之余绪,融入常州学派的“微言”之学,从而折变为“六经本史”说,打通了经史之学与“经世”的联系。龚自珍的“六经本史”一方面认为经学源于史学但高于史学,所以研析“六经”成为治学的应有之义,于是终又回到“小学训诂”上; 另一方面认为“情则生其文”,将经学还原为“情”,并高扬“儒者”之历史使命,要求“儒者”能“以己治之”。但是,时势又倒逼着龚氏埋头于学术之中,只能空悬“太史公之志”聊以自慰。 2024年09月28 00:00 2024年05期 87 96 1218719 柴敏辉 “性灵”和“格调”的互动—赵翼与王昶交游考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10 赵翼与王昶皆为清中叶江南文人翘楚,在文学和学术上均取得不凡成就。二人虽然分别为“性灵派”和“格调派”副将,诗学理念大不相同,却相知相契,白首同归,殊为可贵。他们的交游持续近半个世纪,可以分为清晰的四个阶段:早期在京同朝为官,比邻而居,志趣相投; 中期先后贬戍西南,共历征缅战火,惺惺相惜; 后期一在野,一在朝,身份地位虽大不相同,却都能不改初心,相互勉励推赏,砥砺前行; 晚期居乡,残年相伴,各自总结文学和学术成就。他们的友谊既包括生活中的相互扶持,也包括文学、学术上的互相借鉴; 既体现了“性灵派”与“格调派”互动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也展现了那一时代江南文化的风采。 2024年09月28 00:00 2024年05期 97 107 1224401 曹诣珍,蒋飞雪 殊途同归的“诗意的实用主义”—再回应舒斯特曼先生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11 实用主义既有共同的精神旨趣,又有竞争性的差异叙事。罗蒂与舒斯特曼均致力于复兴实用主义传统,均被视为新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但舒斯特曼站在“诗意的实用主义”立场上,批评罗蒂“强健诗人的实用主义”是一种补偿性的文本式逃避,忽视了身体与非话语经验。问题在于,一方面,舒斯特曼对罗蒂实用主义的定位有些偏颇,叙述亦不准确; 另一方面,舒斯特曼张扬非话语经验,又坠入了实用主义传统批判过的“所与神话”的泥淖。其实,承认所有经验的语言性,不仅并不意味着否认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有效性,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拓展罗蒂与舒斯特曼都提倡的共同体的建构路径。 2024年09月28 00:00 2024年05期 108 116 1217083 王伟